一、施工期 本项目利用现有车间进行改建,只按照建设规划图进行设备安装装置即可,因此本项目建设施工期内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为施工机械噪声、废包装材料、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期主要污染有: 1、废气 项目利用现有车间进行改建,仅需要对现有车间进行改造、设备安装、排气系统的建设时有少量施工扬尘等废气产生。项目建设内容少,施工期短,且大部分施工在厂房内进行,可通过洒水降尘、及时清扫,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废水 ******有限公司已建的化粪池进行处理达标后纳管进入什邡市灵江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 项目施工产噪较高为设备安装时噪声,产生时间极短,加强管理,施工期间的场界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要求。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是材料垃圾、废包装材料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材料垃圾和废包装材料由废品收购站回收处理,对于施工人员产生的分散垃圾,除对施工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有关宣传外,同时增设一些分散的垃圾箱进行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从上述污染环节分析可知,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为:施工扬尘、施工弃土、施工期噪声、施工废水、建筑固废。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期的环境污染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二、营运期 1、废气 (1)生产车间A(TKE车间) ①切割粉尘:锯床位于生产车间内,切割粉尘产生量较小,经自然沉降后,沉降于车间内,要求建设单位及时进行清扫。 ②焊接烟尘:建设单位焊接烟尘产生点位为各焊接工位,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固定焊接工位(车间内共设计12个焊接工位,每2台焊机使用1个工位),在焊接工位上方设置可伸缩式集气罩(共计12个),收集后的焊接烟尘经布袋除尘器(TA008)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8)排放。 (2)生产车间B ①粘接废气、印刷废气:本车间产生的粘接废气、印刷废气进行无组织排放。 ②裁切粉尘:要求建设单位在裁板机(3台)、开槽机(1台)、断料机(6台)上方设置集气罩(共计10个),经收集后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TA007)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7)排放。 (3)生产车间G(富士达车间) 切割烟尘可扩散沉降于车间内,进行无组织排放 (4)生产车间H(喷涂车间) ①切割粉尘:建设单位原有1台激光切割机,生产车间H(喷涂车间)新增激光切割机4台,合计共5台激光切割机。激光切割机自带下吸式抽风装置收集切割烟尘,收集后的切割烟尘经滤芯除尘器(TA003,依托现有除尘设备)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②焊接烟尘:建设单位焊接烟尘产生点位为各焊接工位,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固定焊接工位(车间内共设计6个焊接工位,每2台焊机使用1个工位),在焊接工位上方设置可伸缩式集气罩(共计6个),收集后的焊接烟尘经布袋除尘器(TA006)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6)排放。 ③静电喷涂粉尘:项目采用自动静电涂装线进行喷涂,静电喷涂设施中设置密闭喷粉室(喷室前后端预留出工件进出口,其余地方密闭),喷粉室内保持负压。根据企业提供喷涂生产线设计资料,项目拟建自动喷涂线自带粉尘二级除尘回收装置(TA004),静电喷涂粉尘经自带回收装置回收处理后,经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④喷涂固化有机废气:要求建设单位在固化设备只预留一个进、出口,因此,本次环评要求进、出口上方设置1套矩形集气罩收集系统。产生的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过风冷方式冷却后,进入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005)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⑤粘接废气:本车间产生的粘接废气进行无组织排放。 ⑥天然气燃烧废气:通过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5) (5)食堂油烟 食堂设置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 2、废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废水主要为一般生活污水、生产废水。 (1)生活污水:需外排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什邡市灵江污水处理厂。 (2)生产废水:经中和沉淀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什邡市灵江污水处理厂。 3、固废 (1)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废边角料、废包装材料、布袋除尘器收尘灰:收集暂存后外售回收商。 (3)废塑粉:能回用生产线的回用生产线,不能回用的经收集暂存后外售废品回收商。 (4)废滤芯、废布袋:定期交由厂家回收。 (5)废含油棉纱和手套、废润滑油、废乳化液、废活性炭经危废暂存间分类分区收集后,全部交给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废包装桶未破损的交由厂家回收利用,破损的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4、噪声 项目产生噪声的主要自来生产线设备噪声,采取产噪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部,(1)地面已硬化减振,设备选型上使用国内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并通过加强固定等方式,进一步减少振动噪声,高噪声设备进行基础减震,集中布置在车间中部; (2)设备定期在滚轴处加润滑油,从而减少摩擦噪声产生。在生产运转时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加强设备维护,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笛,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经隔声、减震,同时合理安排生产时间、距离衰减等治理措施,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三、其他部门意见 什邡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以川投资备【2404-510682-07-02-975902】JXQB-0118号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