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40000吨\/年高分子有机材料低碳高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5个工作日(2025年05月21日至2025年05月27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p>
******服务中心二楼环保窗口,邮编:527300<\/p>
联系电话:0766-******<\/p>
传 真:0766-******<\/p>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p>
项目名称<\/p><\/td>
******有限公司40000吨\/年高分子有机材料低碳高效利用项目<\/p><\/td><\/tr>
建设单位<\/p><\/td>
******有限公司<\/p><\/td><\/tr>
建设地点<\/p><\/td>
云浮市云城区<\/p><\/td><\/tr>
环评机构<\/p><\/td>
项目概况<\/p><\/td>
******有限公司40000吨\/年高分子有机材******有限公司7号、8号、9号、10号的厂房),租赁已建成的厂房,厂房占地面积为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p>
项目外购铝塑包装材料边角料和塑料边角料采取裂解工艺处理,产品主要为裂解油、炭黑、不凝气和铝屑,并配套将铝屑熔化制成铝锭。不凝气全部作为本项目的燃料,外售产品为炭黑20565t\/a、裂解油15000t\/a、铝锭3700t\/a。<\/p><\/td><\/tr>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p><\/td>
施工期<\/strong><\/p>经现场调查了解,项目租赁已建成的厂房,施工期无需进行土建施工,无大型机械操作,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调试,污染物主要为设备安装噪声。只要注意生产设备安装时间,避免在夜间22:00至次日06:00时间段进行设备安装,可减少施工期间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p>运营期<\/strong><\/p>1<\/strong>、<\/strong>废气<\/strong><\/p>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裂解炉废气(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废气(熔化烟尘、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和油罐呼吸废气。<\/p>1.2.1<\/strong>裂解炉<\/strong>燃烧<\/strong>废气<\/strong><\/p>本项目设有9套裂解炉,每套裂解炉配置一台燃烧机用以提供裂解炉热能,裂解炉燃烧机首先利用外购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初期点火工序后,后期使用产生的不凝气,从而实现系统连续反应所需热能的完全自给。同时,由于本项目燃烧机给裂解炉加热时,外部设置保温层,将整个燃烧机及裂解炉密闭,整个燃烧过程均在微负压环境内进行,最终燃烧机燃烧产生废气通过保温层顶部由管道引至一套“多孔生物质填料吸附过滤装置+碱液喷淋塔”进行处理,经1根15m排气筒DA001排放。<\/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机燃烧,生成的少量燃料尾气与其他燃料尾气一起处理后排放。<\/p>③含油废水燃烧废气<\/strong><\/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生成的少量燃烧废气与其他燃烧废气一起处理后一起排放。<\/p>项目含油废水产生量为30t\/a,即含油3吨,水分27吨。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SO2<\/sub>、NOx。<\/p>④<\/strong>裂解炉开炉废气<\/strong><\/p>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经现场调查了解,项目租赁已建成的厂房,施工期无需进行土建施工,无大型机械操作,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调试,污染物主要为设备安装噪声。只要注意生产设备安装时间,避免在夜间22:00至次日06:00时间段进行设备安装,可减少施工期间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p>
运营期<\/strong><\/p>1<\/strong>、<\/strong>废气<\/strong><\/p>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裂解炉废气(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废气(熔化烟尘、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和油罐呼吸废气。<\/p>1.2.1<\/strong>裂解炉<\/strong>燃烧<\/strong>废气<\/strong><\/p>本项目设有9套裂解炉,每套裂解炉配置一台燃烧机用以提供裂解炉热能,裂解炉燃烧机首先利用外购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初期点火工序后,后期使用产生的不凝气,从而实现系统连续反应所需热能的完全自给。同时,由于本项目燃烧机给裂解炉加热时,外部设置保温层,将整个燃烧机及裂解炉密闭,整个燃烧过程均在微负压环境内进行,最终燃烧机燃烧产生废气通过保温层顶部由管道引至一套“多孔生物质填料吸附过滤装置+碱液喷淋塔”进行处理,经1根15m排气筒DA001排放。<\/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机燃烧,生成的少量燃料尾气与其他燃料尾气一起处理后排放。<\/p>③含油废水燃烧废气<\/strong><\/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生成的少量燃烧废气与其他燃烧废气一起处理后一起排放。<\/p>项目含油废水产生量为30t\/a,即含油3吨,水分27吨。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SO2<\/sub>、NOx。<\/p>④<\/strong>裂解炉开炉废气<\/strong><\/p>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1<\/strong>、<\/strong>废气<\/strong><\/p>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裂解炉废气(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废气(熔化烟尘、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和油罐呼吸废气。<\/p>1.2.1<\/strong>裂解炉<\/strong>燃烧<\/strong>废气<\/strong><\/p>本项目设有9套裂解炉,每套裂解炉配置一台燃烧机用以提供裂解炉热能,裂解炉燃烧机首先利用外购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初期点火工序后,后期使用产生的不凝气,从而实现系统连续反应所需热能的完全自给。同时,由于本项目燃烧机给裂解炉加热时,外部设置保温层,将整个燃烧机及裂解炉密闭,整个燃烧过程均在微负压环境内进行,最终燃烧机燃烧产生废气通过保温层顶部由管道引至一套“多孔生物质填料吸附过滤装置+碱液喷淋塔”进行处理,经1根15m排气筒DA001排放。<\/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机燃烧,生成的少量燃料尾气与其他燃料尾气一起处理后排放。<\/p>③含油废水燃烧废气<\/strong><\/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生成的少量燃烧废气与其他燃烧废气一起处理后一起排放。<\/p>项目含油废水产生量为30t\/a,即含油3吨,水分27吨。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SO2<\/sub>、NOx。<\/p>④<\/strong>裂解炉开炉废气<\/strong><\/p>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裂解炉废气(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废气(熔化烟尘、不凝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废气)和油罐呼吸废气。<\/p>
1.2.1<\/strong>裂解炉<\/strong>燃烧<\/strong>废气<\/strong><\/p>本项目设有9套裂解炉,每套裂解炉配置一台燃烧机用以提供裂解炉热能,裂解炉燃烧机首先利用外购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初期点火工序后,后期使用产生的不凝气,从而实现系统连续反应所需热能的完全自给。同时,由于本项目燃烧机给裂解炉加热时,外部设置保温层,将整个燃烧机及裂解炉密闭,整个燃烧过程均在微负压环境内进行,最终燃烧机燃烧产生废气通过保温层顶部由管道引至一套“多孔生物质填料吸附过滤装置+碱液喷淋塔”进行处理,经1根15m排气筒DA001排放。<\/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机燃烧,生成的少量燃料尾气与其他燃料尾气一起处理后排放。<\/p>③含油废水燃烧废气<\/strong><\/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生成的少量燃烧废气与其他燃烧废气一起处理后一起排放。<\/p>项目含油废水产生量为30t\/a,即含油3吨,水分27吨。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SO2<\/sub>、NOx。<\/p>④<\/strong>裂解炉开炉废气<\/strong><\/p>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本项目设有9套裂解炉,每套裂解炉配置一台燃烧机用以提供裂解炉热能,裂解炉燃烧机首先利用外购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初期点火工序后,后期使用产生的不凝气,从而实现系统连续反应所需热能的完全自给。同时,由于本项目燃烧机给裂解炉加热时,外部设置保温层,将整个燃烧机及裂解炉密闭,整个燃烧过程均在微负压环境内进行,最终燃烧机燃烧产生废气通过保温层顶部由管道引至一套“多孔生物质填料吸附过滤装置+碱液喷淋塔”进行处理,经1根15m排气筒DA001排放。<\/p>
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机燃烧,生成的少量燃料尾气与其他燃料尾气一起处理后排放。<\/p>
③含油废水燃烧废气<\/strong><\/p>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生成的少量燃烧废气与其他燃烧废气一起处理后一起排放。<\/p>项目含油废水产生量为30t\/a,即含油3吨,水分27吨。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SO2<\/sub>、NOx。<\/p>④<\/strong>裂解炉开炉废气<\/strong><\/p>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项目在油水分离器产生含油废水,因含少量油分,有一定助燃作用,因此将该部分含油废水通过雾化器雾化后喷入裂解炉燃烧,生成的少量燃烧废气与其他燃烧废气一起处理后一起排放。<\/p>
项目含油废水产生量为30t\/a,即含油3吨,水分27吨。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SO2<\/sub>、NOx。<\/p>④<\/strong>裂解炉开炉废气<\/strong><\/p>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④<\/strong>裂解炉开炉废气<\/strong><\/p>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裂解炉开炉废气主要是开闭裂解炉炉盖时逸出的微量废气(烃类气体)。本项目采用的裂解炉为密闭生产系统,只有在进出料时打开炉盖。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内产生的油气(烃类气体)被抽至燃烧机燃烧;待裂解结束后,启动裂解炉两头的管道,一头通入氮气,另一头抽出炉内残留的微量烃类气体;当炉内充盈氮气时,炉内的微量烃类气体被全部引至燃烧机作为燃料燃烧。因此,待裂解炉开盖时则没有烃类气体逸出,不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开炉废气。<\/p>
1.2.2熔铝炉废气<\/strong><\/p>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熔铝炉废气包括熔化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燃料燃烧废气。熔铝炉主要采用裂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燃料,点火和辅助燃料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120t\/a。<\/p>
(2)收集方式及处理设施<\/strong><\/p>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熔铝炉只有一个炉门,用于进料、出料、扒渣。熔铝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烟气不逸散出来,只有投料、扒渣和铝水出炉物料扰动较大时才有少量烟气逸散出来。本项目设置3台熔铝炉,每台熔铝炉均设置在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半封闭的隔间内,上部设抽风系统,隔间呈微负压状态。3台熔铝炉产生的烟气分别经抽风系统收集后引入1 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p>
1.2.3<\/strong>储油罐呼吸废气<\/strong><\/p>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项目储油罐呼吸废气排放分为大呼吸排放及小呼吸排放。<\/p>
工作排放(大呼吸):工作排放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大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周转次数等有关。<\/p>
呼吸排放(小呼吸):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气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气排出,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方式。小呼吸排放与分子量、蒸气压、储罐直径、蒸气空间高度、日均温度差等因素有关。<\/p>
本项目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因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p>
2<\/strong>、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strong><\/p>(<\/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strong>1<\/strong>)<\/strong>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strong><\/p>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项目生产冷却用水、碱液喷淋塔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分别经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p>
(2)<\/strong>员工生活污水<\/strong><\/p>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项目设有员工15人,不在项目内食宿。<\/p>
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流程及工艺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p>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其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化水解,使得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污水在后续的生化处理中更易生化,同时去除大量的CODcr<\/sub>,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小分子有机物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然后沉淀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尾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灌溉。<\/p>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综上,本项目生活污水去向符合资源利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措施合理可行。<\/p>
3<\/strong>、噪声<\/strong><\/p>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3.1<\/strong>噪声源强<\/strong><\/p>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裂解炉及其配套设备、熔铝炉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p>
3.3<\/strong>噪声防治措施<\/strong><\/p>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公众参与情况<\/p><\/td>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p>
项目噪声主要源于生产区生产设备运行,生产设备均在厂房内部,建设单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下:<\/p>
①生产机械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在进出口管道设置消声器,项目所用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p>
②对生产设备中的高噪声设备主要采用增设减震垫等基础减震降噪处理,合理布局于厂房中部,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高噪声设备工作时间应合理化,避免连续高噪声的影响。高噪声设备旁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工作时间,并配备耳罩,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p>
③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保养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p>
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人拿取工件、器具等轻拿轻放。<\/p>
本项目建设布局合理,噪声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p>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达标排放,本项目的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p><\/td><\/tr>
公众参与情况<\/p><\/td>
我局已对本项目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期间并未收到反馈意见。<\/p><\/td><\/tr><\/tbody><\/table>
<\/p>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马蜂盯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马蜂盯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马蜂盯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打开小程序
扫码下载APP
联系客服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