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示内容由建设单位自行提供,建设单位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G4001连接线(北二环西延)(科学岛路-西二环与清溪路立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于2023年7月26日开展了第一次公示,期间项目建设规模、路线方案等经反复论证和深化,与第一次公示相比有所优化和调整,现阶段建设方案基本确定,同时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特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公示信息,内容如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G4001连接线(北二环西延)(科学岛路—西二环与清溪路立交)工程
******管理局
项目类别:E4812公路工程建筑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
里程长度:本工程穿越水库段及水库西侧,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功能,里程长度约3.7km。
项目起点、终点:路线起自科学岛路西侧,线位走规划蜀山湖路线位向东(交口东侧设置一组出入口),而后利用盾构隧道穿越董铺水库、植物园、董大水库管理处、西二环,止于西二环与清溪路立交(上层隧道洞口),向东顺接接城市路段线位。
项目主要控制点:科学岛路平纵线型及过路管线、一级水源保护区(董铺水库)、生态红线、董铺水库大坝、西二环高架立墩、清溪路立交等。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施工期
(1)废气:道路扬尘、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及设备尾气。
(2)废水:施工废水、泥浆干化尾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3)噪声:施工设备噪声。
(4)固废:建筑垃圾、盾构泥浆和生活垃圾。
(5)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土地占用、植被破坏等。
2、营运期
(1)废气:车辆尾气。
(2)废水:路面径流、隧道结构渗水、管理用房生活污水。
(3)噪声:车辆交通噪声。
(4)固废:生活垃圾。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季时间,临时占地应及时恢复原貌、绿化等,减小现状水土流失与景观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施工围挡,在敏感点附近的施工场地应禁止夜间施工作业,同时于敏感点一侧设置可移动声屏障;加强施工期管理,施工场地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管网,泥浆干化尾水、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沉淀或隔油处理后回用;办公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施工弃渣、干渣日清日运;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定》《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中相关要求,对照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严格落实施工期湿法作业、物料苫盖、密闭运输等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建立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营运期:道路管理部门强化沿线的绿化管理和养护;根据项目工程特征及敏感点的环境特征和噪声超标情况,采取隔声窗、声屏障等保护措施,加强营运期噪声跟踪监测;强化拟建道路绿化和日常养护管理,提高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保障道路畅通,缩短运输车辆怠速工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总量,推广新能源汽车替代置换;隧道结构渗水和管理用房生活污水排至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望塘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排水系统的排出口连接现状或规划雨水管网,管网末端均设置调蓄池,初期路面径流经调蓄池收集后导排至望塘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期径流雨水排放至汊西渠等非敏感水体,不直接排入董铺水库。营运期加强道路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疏通清淤,确保排水畅通;营运期项目全段加强监管,设置限高设施、警示和提醒标识等,结合公安交通监控加密布设视频监控,禁止货车通行,尤其是禁止化学品运输车辆进入本项目路段;加强隧道内废水导排设施的维护管理,雨水管网末端均设置截断设施和事故池,建立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及环保规划要求,且符合《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合肥市县道网规划》《合肥董铺、大房郢水库湖泊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及环境空气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管控,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可接受,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本项目的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电子版见本网页附件1;
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纸质版: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与项目建设单位或承担环评的单位进行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管理局;
联系人:汪主任;
联系电话:0551-******;
(2)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有限公司;
联系人:祝工;
联系电话:0551-******;
邮箱:******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的范围主要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者相关公众;公众意见表详见附件2。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在公告时间内,公众可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通过e-mail、传真、信函或其他便利的形式提交书面意见。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参与起止时间: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
附件1 G4001连接线(北二环西延)(科学岛路—西二环与清溪路立交)工程 (征求意见稿)(解压密码******).zip
附件2 公众意见表(解压密码******).zip
附件3 二次公示申请(解压密码******).zip
******管理局
202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