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号003
AI课程建设及课程深度运营
一、项目背景
AI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尤其是大模型技术。自2019年以来,大模型技术经历了飞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在2023年更是迅猛发展,仅仅在八个月内中国就诞生了两百多个大模型。大模型应用在文本、代码、图片、音频、视频等各个领域都广泛应用。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进一步深化国际间数字教育合作,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探索在线教育创新教学合作新路径,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辐射。
二、项目要求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基于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打造5门内容一流性、标准示范性、教师明星性的混合式教学应用并持续优化创新的课程提高,我校课程建设质量,为新一轮国家级智慧课程评选奠定基础。该课程一站式为师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导支持和辅助协同,全面适应未来教育模式的生成式解决方案。同时筛选3门我校优质课程,进度深度运营,向其他国家教育机构和高校分享我校优质课程数字化建设成果,促进国际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三门出海课程需要做好翻译、视频处理、字幕等工作,考虑适应国际标准及课程体系,需要与国际院校开展线上会议或者线下互访等活动。同时建设专属课程知识库,建设课程增强知识模型构建。同时利用多样性和丰富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通过24H智能学伴、知识图谱、智能教学设计助手、题目建设、资源推荐、作业批改、课堂教学辅助课代表、教学管理、智能体协作教学、等多种教学场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能够将学生个体学习数据的精确把控,AI课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助服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方案,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需要接入多个大模型,有但不限于deepseek、智谱清言、豆包、文心一言、腾讯元宝、通义千问、天工、kimi、chat-GPT、讯飞星火、copilot等。
三、具体功能要求
3.1AI课程知识库建设服务
1、支持知识库管理,可上传PDF教学资源并切片,教师可控制切片解析开关;支持分类上传资源;
2、可查看知识库文件数量、图片提取量、音视频时长、解析字符数,及总体知识切片、公式、图片、表格数量;上传资源可查看文件信息,选择启用、移动分类或删除,并支持关联已有课程资源。
3.2AI课程模型建设服务
3、支持新建课程知识模型,可通过表格导入知识点或利用AI进行教材碎片化处理生成图谱。支持自动生成的知识图谱二次编辑,查看与编辑页面默认设置;
4、支持建设能力模型,包括能力点名称、能力标签、能力描述、关联知识点、对应学习内容,能力标签支持自定义;支持展示能力模型对应的能力点、知识点、学习内容数量;支持通过模板导入能力模型,支持能力模型导出表格;
5、支持建设问题模型,包括问题类型、问题描述、答案描述、关联知识点、对应学习内容;支持教师将问答反馈意见纳入答案库,进行修改编辑;支持教师设置图文对,匹配图片和文字,支持给学生答案推荐时包含图片;
6、▲图片类型支持添加文字说明;公式类型支持添加文字说明、公式块或行内公式;表格类型支持内嵌图片、公式及文字说明;代码保留格式,支持添加代码注释、流程图或效果图;视频支持自动添加课堂回顾标签,通过AI进行内容分段、归纳总结,形成知识导引和课程讲稿,实现文字与视频进度对应及快速定位;习题涵盖多种题型,支持答案解析、难度系数设置,题干及选项格式修改,多图上传,公式插入,及多门代码语言编辑,支持插入音频及附件文件。
3.3AI课程数字人建设服务
7、▲数字人形象根据教师形象进行定制化制作;数字人形象需具备高逼真度,面部表情、动作自然流畅,无明显违和感;支持实时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实现数字人语音交互功能;至少支持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切换,需提供数字人交互系统,实现数字人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
8、根据提供的课程大纲,进行数字人AI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制作;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建设包括但不限于课件、习题、互动环节等。
3.4AI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服务
3.4.124H智能学伴
9、▲系统支持多个会话管理,包括保留历史会话和删除操作,同时允许学生上传多种格式的文件(支持 pdf、doc、docx、xlsx、ppt、txt、md、csv、py、图片等)进行交流;
10、具备AI绘图和代码绘图功能,可通过描述生成图片和Python代码绘制曲线;学伴支持联网检索资源,以补充回答问题,并具备图片检索功能,实现精准匹配图片;
11、▲系统支持多轮对话,具有上下文记忆功能,适用于知识点学习、师生问答等场景,根据学生的问题或选择进行持续对话。
3.4.2智能批改
12、【演示项】支持智能批改,支持教师设置多个批改规则,包含评分项目,详细指标,指标权重从而计算出评价分数,同时支持是否开启智能点评,教师可设置点评方向和点评风格
13、▲教师可设置智能批改规则,包括评分项目、详细指标和权重,并选择是否开启智能点评,同时可以调整点评方向和风格;系统支持教师对智能批改结果进行重新批改,保留多次批改记录,并允许教师共享批改规则或在课程组内使用;
14、▲新建批改规则涵盖文章、通用和编程三类,支持至少五种常见编程语言(python、JavaScript、C、C++、Java),并允许教师自定义编程批改规则。
3.4.3智能备课助手
15、教师可以填写备课助手反馈意见,包括具体描述和建议的改进,并能查看与助手的历史对话或开启新对话。在线文档可导出为本地Word文档。可以直接发布到教学班,并支持设置发布时间、是否计入考核、考核截止时间、是否允许评论以及是否启用微信消息提醒等选项;
16、【演示项】需支持在PPT插件中,根据选中文字,AI生成生成案例,生成的案例可以一键插入PPT指定位置中,不能手动粘贴插入,全流程不能使用PPT以外的其他程序,也不能使用网页形式,以便于教师在PPT备课时的一站式备课体验;
17、【演示项】需支持在PPT插件中,根据选中文字,AI生成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同时生成的知识点讲解可以一键插入PPT课件指定位置中,不能手动粘贴插入,全流程不能使用PPT以外的其他程序,也不能使用网页形式,以便于教师在PPT备课时的一站式备课体验;
18、【演示项】需支持在PPT插件中,选中需要翻译的文字翻译,同时翻译后的内容可以一键插入PPT课件指定位置中,不能手动粘贴插入,全流程不能使用PPT以外的其他程序,也不能使用网页形式,以便于教师在PPT备课时的一站式备课体验。
3.4.4课堂授课助手
19、▲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PPT和语音控制唤起AI课堂授课助手,进行AI对话,并将内容直接发送给学生;
20、教师可设置课堂授课助手常用指令,以便快速提问,并通过语音控制开启或关闭弹幕和随机点名功能;课堂授课助手能够根据PPT内容进行知识点答疑,并支持在PPT中截图进行答疑;
21、【演示项】教师可提前设置学生与课堂授课助手的多轮对话指令,包括开场白和对话内容,并在授课过程中发送指令任务给学生,支持手机端对话;
22、【演示项】支持教师授课结束后立即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课堂内容分析总结发送至教师和学生手机端,至少包括课堂分析报告、课堂讲稿、课堂导引、课堂思维导图;
3.4.5题库建设
23、【演示项】支持根据知识点、难度系数、题目数量和类型(包括判断题、填空题、主观题、单选题、多选题等)设置出题要求,支持多个出题要求的设定;支持根据视频和课件内容智能出题,并将题目一键插入到对应知识点或课件位置,教师可修改题干、选项、答案和解析;
24、▲教师可以自定义出题要求和模板,并设置多个出题模板。同时,支持教师对AI出题进行意见反馈,并根据反馈持续优化,查看历史出题记录。
3.4.6资源推荐
******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以及国外的优质的MOOC视频,免费内置不少于5000门完整慕课课程视频、200000条视频文件,每条视频时长5-15分钟;
26、教师可以设置知识库中的资源是否被推荐,包括关联资源、电子教材、讲义课件、相关论文、案例等,决定资源推荐的开放应用。
3.4.7智能体协作
27、支持创建角色扮演类型的智能体,并设置智能体的基本信息,包括标题、头像、说明和使用场景,以及对话场景描述、AI角色、使用者角色和人设信息;
28、▲智能体对话设置允许自定义开场白、推荐问题,并支持直接交互。同时,可以单独为智能体设置知识库以强化角色信息和资料;支持设定智能体对话结束判断,包括多个结束判断条件和拖拽调整顺序,以及自动结束对话的功能;
29、▲智能体对话评价设置允许添加多个考核项和分值,并支持自定义评价内容输出格式或根据考核项直接输出;
30、支持智能体的调试测试,教师可配置后直接进行测试,并可以将智能体共享到AI课程或发布到教学班,供学生在教学班与智能体进行对话。
3.4.8教学运行
31、可查看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发布情况,包括自测习题数量、知识点覆盖率、学习单元数量等;提供知识图谱资源发布与未发布对比图;
32、显示本周学习人数及与上周的对比百分比,以及本周学习知识点数及与上周的对比百分比;查看知识点完成概况,包括已完成、未开始、进行中的占比;分析知识点完成情况,按100%、80%、60%、0%筛选,并通过不同颜色标识;
33、支持查看学生未开始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掌握度、教学内容、学习人数、完成率等,并可导出表格;
34、查看智能学伴24小时运行明细数据,支持按时间周期、班级学期等筛选,并可导出;支持智能学伴运行明细数据搜索,可按提问者姓名或内容搜索;
35、展示智能学伴师生使用概况,包括使用次数、覆盖班级数、学生使用率等数据;查看智能学伴高频问题,按问题类型筛选,并查看提问次数与百分比;支持指令分析,包括指令条数、学生使用情况、详情等;
36、展示常问教学活动、提问次数、学生提问入口、占比与次数;可视化展示智能学伴学生使用趋势,包括使用日期、提问次数、使用时长等;
37、展示学生使******学院、提问次数、使用时长等信息。
3.4.9指令库
38、【演示项】系统支持指令库管理,允许教师设置和分组多种指令卡片,支持添加、管理分组,拖动分组位置,以及筛选查看不同分组的指令;
39、【演示项】教师可以自定义创建指令,包括标题、详细内容、短指令,并控制学生仅展示短指令;
40、支持在创建指令时进行测试,以及设置特殊指令(如AI绘图、代码绘图、联网检索、图片检索)和创建多轮对话指令,包括配置开场白、推荐问题,以及对多轮对话场景进行特殊配置,如角色信息和特点。
3.5AI教学管理建设服务
41、【演示项】支持教师将AI能力应用到不同学期的教学班,在应用时可以浏览不同学期的教学班,需支持每个AI功能分别应用到不同的教学班,满足教学设计需要;
42、教师可以查看应用AI功能的班级列表,并分享学伴二维码和链接,使学生能够通过微信扫码与学伴进行对话。支持教师可以设置微信扫码时的推送文案,并访问AI课程门户的展示和编辑页面,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3.6AI学习空间建设服务
43、网页端/移动端(H5页面、小程序):支持教学班中包含AI学伴,学生无需点击学习单元即可与学伴展开对话;支持学伴宽屏显示,学生可通过教学内容智能分析知识点,与AI学伴互动交流;
44、网页端/移动端(H5页面、小程序):学生可根据老师设定的指令快速提问,通过课堂直播、回放、预习课件进行AI助教智能答疑;
45、网页端/移动端(H5页面、小程序):支持学生通过知识图谱学习,进入AI学习空间,与数字人教师互动,观看PPT讲解;
46、网页端/移动端(H5页面、小程序):学生在观看教学活动任务中,学伴自动推送相关知识点内容、习题、关联知识点。支持学生通过视频内容生成知识导引、教师讲稿,快速定位视频内容;
47、网页端/移动端(H5页面、小程序):支持学生查看学习进度与掌握度,根据进度展示不同知识点效果,快速定位知识点。学生在AI学习空间中,学伴根据教学设计自动与学生交互,进行资源智能推荐;
48、网页端/移动端(H5页面、小程序):支持学生与学伴开展多个会话,保留历史会话,支持文件上传(至少10个,每个文件大小不低于15MB)。
3.7AI课程门户设计服务
3.7.1门户管理
************学校logo和课程英文名称; 导航模块可设置,包括课程相关内容,支持拖拽调整顺序;
50、▲门户可展示数字人,支持自定义位置和形象,可设置语音内容及重复播放;
51、▲支持设置课程建设成果展示,至少包含资源地图、课程模型、课程荣誉,支持自定义课程成果展示模块;
52、支持资源地图全面展示,包括教材、讲义、论文等资源数量统计,视频时长、知识片段及总字数,并允许自定义背景图片及其显示位置;
53、支持展示课程金字塔模型,包括知识、问题、能力模型的详细数据(如知识点、问题、能力点数量及覆盖范围),并可自定义模型页面的背景图片及其位置;
54、支持课程荣誉列表设置,包括新增荣誉、至少三种图标选择、日期描述设定及荣誉图片上传,并可自定义荣誉展示页面的背景图片及其显示位置;
55、课程背景与定位支持自定义课程背景和定位页面背景图片、布局(图文及底板边框),并可设置课程介绍正文、图片,以及先修后修课程、课程标签;
56、AI应用支持AI课程应用中心展示,包括场景设置、分组调整、案例添加与编辑,以及内置不少于50个图标的页面布局选项。
3.8AI课程建设实施服务要求
57、需协助教师明确AI课程建设目标,梳理建课思路,并提供素材收集整理指南,建立和维护课程知识库,通过AI工作台进行模型评估与调优,记录教学问题以完善模型,输出学期使用报告,并支持AI课程示范案例的建设与推广。
3.9课程运行以及推广服务要求
58、因课程国际化推广的需要,投标供应商应提供教育部认可的国际平台进行课程宣传和推广,须提供合作协议或相关说明;
******学校完成AI课程的推广服务;
60、提供校内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行的专家指导服务;提供后续课程案例申报,课程申报的运行指导服务。
3.10系统对接服务
******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教务系统,师生必须将校内工号/学号与平台账号相关联,以确认师生身份;
62、需要对接教务系统,并将已确认的开选课信息一次性导入AI课程,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以保证学生的选课信息准确无误;63、导入的课程会在平台展示页面中有独特标识,并且导入的课程可在AI课程数据中心中查看多维度数据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