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自评价报告(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
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背景
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要通道之一,该项目位于我国华东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和安徽省境内,大致沿长江北岸东西走向。新建上海至合肥高铁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快铁路发展、完善国家铁路路网,促进长三角区域发展和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撑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需要;是优化长三角空间格局,助推区域融合发展的需要;是推动铁路客运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的需要;是提升长江主轴运输能力,满足旅客运输需求的需要;是平衡长江南北两岸地区发展,促进经济协同发展的需要。
2. 主要内容
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起自上海市新建上海宝山站,向西经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安徽省 滁州市,终至合肥市合肥南站。上海宝山站至合肥南站线路运营长度 554.59 公里,利用既有铁路34.7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 519.87 公里(上海段 51.04 公里、江苏段 365.5 公里、安徽段 103.33 公里)。
******街道向东引 入南京北站后折向北,经六合西站向东引入仪征北站,线路总长 63.5 公里(其中浦口区段 12.14 公里,江北新区段 16.55 公里,南京北站 2.9 公里,六合段 31.91 公里)。
3. 实施方式
******有限公司。
4.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人民政府关于北沿江高铁(南京段)资金平衡方案的批复》(宁政复〔2021〕84 号),北沿江高铁南京段估算投资约 198.9 亿元,南京市实际出资分为四部分:一是资本金出资部分暂定 33.37 亿元;二是不计入我市北沿江高铁股权的投资约 18.05 亿元;三是项目征地规费税、红线内征地拆迁及红线外环评线内敏感建筑拆迁超包干部分费用;四是项目红线外环评线内的非敏感建筑物及红线外环评线外拆迁部分费用。
根据《关于下达2023年度全省铁路建设市级资本金执行计划的通知》(苏铁办〔2023〕35号),明确北沿江高铁南京段承担资本金调增至34.78亿元,对比原33.37亿元调增1.41亿元。
2022年7月,项目通过2022年江苏省城镇建设专项债券募集资金4.4亿元(南京市本级部分),发行期限10年,利率2.93%,全部用于项目资本金投资。
2024年9月,项目通过2024年江苏省城镇建设专项债券募集资金2.7亿元,发行期限10年,利率2.93%,全部用于项目非资本金投资。
(二)绩效目标
项目总体目标:完善国家铁路路网,促进长三角区域发展和沿江经济带发展,提升长江主轴运输能力,满足旅客运输需求,提升通道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规划远景年运输能力为单向5000万人/年。
阶段性目标:资金到位率100%,资金执行率100%,资金使用合规性100%;管理制度健全,制度执行有效;建设计划完成率100%,项目设计变更率<10%,投资完成及时率100%,批复概算控制率<100%;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符合环评审批要求100%,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交通需求100%,直接服务对象满意度≥85%。
二、评价情况
(一)项目特点分析
新建北沿江高铁江苏段自东向西,经过太仓、启东西、海门北、南通、如皋西、黄桥、泰州南、扬州东、仪征北、六合西、南京北等站等,工程建设标准高,多地融合协调难度大:
1. 社会关注敏感度高:项目途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生态管控要求严,社会关注度高。
2. 多网融合协同要求高:与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关联规划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等路网密集。干线铁路有沪通铁路二期、扬州北东联络线;城际铁路有如通苏湖城际、沪通城际、盐泰锡宜铁路、宁淮城际、上元门过江隧道工程等。这些相关工程项目进展的阶段差别大、建设时序不同,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要求高,协调难度大。
3. 施工组织难度大: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在多个区段要在营业线上施工或临近营业线施工,有多处桥梁需跨越既有连淮扬镇铁路、京沪铁路、宁启铁路及新长铁路等。这些施工,需要利用天窗点,采用门型框架墩、转体T构等型式跨越,施工工艺复杂,安全防护要求高。此外,建设中还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措施节约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
4. 征迁工作涉及的矛盾化解:项目沿线涉及征地拆迁等工作,易造成地方矛盾,征迁工作开展中应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政策标准和相关管理规定,妥善化解地方矛盾。
综上,本次自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项目绩效评价,了解项目建设现状及项目落实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并且对政策合理性以及可持续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二是通过项目绩效评价,了解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公众满意度,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及成效,发现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推进运行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二)评价思路方法
1. 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依照“决策-过程-产出-效益”的逻辑路径,通过前期访谈、资料收集、基础表填写等形式,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从财政支出专项资金角度对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析项目主管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模式、2024年度北沿江高铁建设成果,为提高专项资金效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2. 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主要运用指标分析法来支撑评价的逻辑紧密性与客观性,并坚持定量优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始终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基本原则。通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以明确的评分标准从过程、产出、效益等各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指标分析揭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三)评价工作情况
1. 前期准备。根据前期沟通,对评估项目进行初步了解,阅读相关文件,完成项目文件需求表,在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后,对后期工作进程进行安排。
2. 开展调研。前往被评估单位进行前期调研,了解项目相关情况,被评估单位填写相关基础表,调取相关数据,确定评估依据,对经审核后的可定量化的数据进行定量打分,形成绩效评估工作底稿。
3. 报告撰写。以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与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总体情况进行报告的撰写,结合多方意见对报告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形成报告终稿。
(四)绩效评价结论
2024年北沿江高铁最终评分结果为:94分,绩效评级属于“优”[1]。及时拨付资金,按时间节点完成投资,落实年度建设计划。
三、项目绩效
北沿江高铁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之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沿海及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快捷通道,承担沿江通道川渝鄂皖地区直通上海及与江北沿线旅客交流、中西部地区与华东地区旅客交流。项目的建设对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及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北沿江高铁可行性研究于2021年11******发改委正式批复。
1.如期启动项目征迁和建设施工工作
2022年9月,为确保项目征迁工作顺利开展,签订了《新建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江苏南京段)征地拆迁包干三方协议,约定按照“包进度、包费用、包稳定”的原则,全面履行征地拆迁主体责任。
******街道向东引入南京北站后折向北,经六合西站向东引入仪征北站,线路总长 63.5 公里(其中浦口区段 12.14 公里,江北新区段 16.55 公里,南京北站 2.9 公里,六合段 31.91 公里)。2023年12月4日,自然资源部已批复北沿江高铁南京段用地至省自然资源厅,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开展。已完成铁路用地红线交付7617.9亩,全线下部结构及特殊孔跨、控制性节点工程已完成承台1539个。
2.有力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是沿江高铁通道的东段主通路,填补了江苏长江北岸地区的高铁空白,其中上海至南通段又是京沪通道及沿海通道的组成元素,也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沪宁合、沪杭甬“Z”字形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的建设有利于我省扬子江城市群进一步密切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等超大、特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对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意义重大。展望未来,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对于提升江苏沿线城市区位竞争力、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带动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可限量。
四、存在问题
******居民多的情形,根据现行的《省交通运输厅******居民的安置诉求,进而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并对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产生影响。
经济效益方面,补偿政策与市场房价、商业价值脱节,因而产生征迁阻力可能延缓工程进度,影响区域交通网络优化,进而制约北沿江高铁沿线产业升级和物流效率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及预期。
******居民的反对可能会导致工程实施进度缓慢,影响北沿江高铁整体运能提升,降低项目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未来城市扩张,可能导致北沿江高铁未来运力不足,难以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交通需求。
******居民缺乏参与感和话语权,可能导致部分特殊群体对安置的个性化需求未被充分考虑。
五、有关建议
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建立动态补偿机制,优化配套产业扶持政策,如优先安排被征迁商户入驻新建商业区,或提供创业支持。
为提升************居民密集区设隔音墙等方式提高认可度。
为满足未来远期地区交通需求,建议加强工作的前瞻性和计划性,预留扩建空间,在物流枢纽周边等关键节点提前规划冗余用地。
******居民的数量、******居民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六、相关信息
附件1. 绩效评价评分表
[1] 参照《南京市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规定,本次绩效评价结果实施百分制和五级分类:优:得分高于90分(含90分);良:得分80分—90分(含80分);一般:得分70分—80分(含70分);较差:得分60分—70分(含60分);差:得分60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