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汽车内饰材料改扩建项目
(一期工程)调试环境保护公示
前言:据环保部2017年11月20日发布的《建设******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汽车内饰材料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的竣工情况进行公示,使项目建设可能影响区域环境内的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有所了解,并通过公示了解社会公众对本项目的态度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项目建设地点、内容及规模
******有限公司选址于广州市增城区宁西街新和北路63号。项目主要从事非织造布制造、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的生产及销售,环评规划年产吸音棉5200吨、熔喷布50吨、总成件345万片、密封垫/圈/条2.4亿个、衬垫/缓冲垫6亿个、密封条4000万个、密封堵件1920万个、垫块1000万个、密封圈/条1000万个、毡垫500万个、滤材240万件、电池底护板48万件。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运营,本单位对项目进行分期验收。改扩建项目不新增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依托现有项目生产厂房进行生产。改扩建后总占地面积为26666.7m2,总建筑面积为51258.86m2,主要建筑包括1栋5层厂房、3栋4层厂房1栋5层办公楼、1栋1层一般固废间、1栋1层危废暂存间。本次验收年产吸音棉5200吨、熔喷布50吨、总成件345万片、密封垫/圈/条2.4亿个、衬垫/缓冲垫6亿个、密封条4000万个、密封堵件1920万个、垫块1000万个、密封圈/条1000万个、毡垫500万个、滤材240万件,剩余电池底护板48万件留待2期验收。项目实际总投资2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
二、项目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及治理方案
******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汽车内饰材料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排放的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噪声以及固体废物。
废气:
厂房A3-DA001产生的有机废气(NMHC、臭气浓度)经集气罩、管道收集,采用“水喷淋+除雾器+二级活性炭”处理,通过24米排气筒DA001排放。
厂房A1-DA002产生的(NMHC、邻苯二甲酸酐、臭气浓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烟气黑度)经集气罩收集,采用“水喷淋+除雾器+二级活性炭”处理,通过30米排气筒DA002排放。
厂房A1-DA003/A1-DA004产生的粉尘(颗粒物)经集气罩收集,采用两套“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分别通过26米排气筒DA003和22米排气筒DA004排放。
厂房A4-DA005产生的废气(NMHC、总VOCS、臭气浓度)经集气罩收集,采用“水喷淋+除雾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通过22米排气筒DA005排放。
厂房A1-DA006产生的废气(NMHC、甲苯、臭气浓度)经密闭车间和集气罩收集,采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通过21米排气筒DA006排放。
厂房A4-DA007产生的废气依托现有处理设施(水喷淋+除雾器+二级活性炭吸附),通过22米排气筒DA007排放。
原项目食堂改为仓库,本项目不涉及厂内就餐。废水:
(1)项目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水切软水经设备配套的滤网,循环利用,不外排;喷淋塔用水、循环利用,不外排;超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浓水、水切废水(水切机的软水设备产生的浓水)及反冲洗水的水质清洁,依托现有项目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永和污水处理厂处理。
(2)项目食堂含油废水依托原有隔油隔渣池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达标后,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永和污水处理厂处理。
噪声:合理布置生产设备,主要噪声设备经消声减振、厂房隔声及距离衰措施。
固废:
(1)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理运走。
(2)一般固废: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不合格品、废边角料、回收纤维、布袋回收纤维、废滤袋、废滤渣、废双面胶收集后交由专业回收公司回收处理。
(3)危险废物: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打火机、废油桶、废机油、含油废水、喷淋塔废水、废抹布、废原料桶收集后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处理。
三、调试日期及公示期限
调试日期:于2025年06月20日至2025年7月15日。
公示期限:5个工作日。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居民、单位等公众。
五、公众反馈方式
公众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该工程竣工的意见和看法,发表意见的同时请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将听取公众意见对建设项目进行整改。
六、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增城区宁西街新和北路63号
联系人::吴小姐 电话:180****6976
******有限公司
公示日期:2025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