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湛江港琼州海峡北岸应急锚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07月11日至2025年07月17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厅反映。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213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政务服务窗口,邮编:510630
联系电话:020-******,020-******
传 真:02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厅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湛江港琼州海峡北岸应急锚地工程
建设地点
广东湛江徐闻县海安湾和角尾湾
建设单位
******事务中心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拟解决琼州海峡区域大型船舶锚泊应急需求,在徐闻港区海安湾南侧海域布置S1锚地、角尾湾南侧海域布置S2锚地(两锚地相距约15km),水域面积分别为3.39km2和2.34km2,不占用岸线与滩涂;S1、S2锚地各布置5个单锚中型船舶锚位和一条通行水域,S1锚地可锚泊5艘中小型船舶,S2锚地可锚泊5艘中小型船舶,或兼顾锚泊3艘大型粤海铁或湛海高铁轮渡船舶。锚地施工期总疏浚量为414.24万m3。
环评机构
******有限公司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主要环境影响情况(一)海水水质影响评价情况报告书分析,项目悬浮物的影响主要在疏浚期间,疏浚结束后,其影响将逐渐消失;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可有效降低疏浚产生的悬浮物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二)海洋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影响评价情况报告书分析,疏浚过程将引起局部海域内水体浑浊度增大,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卵、仔稚鱼等产生一定影响;疏浚区的底栖生物将被掩埋、覆盖,对底栖生物会造成直接损害,但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三)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报告书预测,疏浚作业对沉积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悬浮泥沙影响范围内,项目实施会使上述区域海洋沉积物的垂直结构和表层组成、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疏浚结束一段时间后,将重新建立新的相对稳定的沉积物环境;疏浚区海域沉积环境质量较好,疏浚作业造成的沉积物再悬浮不会导致海域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二、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一)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控制疏浚范围,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周边控制疏浚强度;避免在灾害性天气施工、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检查挖泥船舱门的密闭性、避免泥驳船超载装运;作业船舶产生的舱底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收运处理。船舶人员生活垃圾拟经分类收集上岸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疏浚土外抛至海洋倾倒区。(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疏浚船配备精准定位系统,严格遵循边界放坡疏浚要求,防止超界疏浚,合理安排疏浚强度,将S2角尾湾锚地平均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侧区域仅允许一艘挖泥船进行施工;根据所造成的生物资源损失量和特征,提出了人工增殖放流的生态修复方案来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疏浚期间对项目所在海域环境进行跟踪监测,根据跟踪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疏浚方案和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和降低环境风险,施工前向海事部门申请划定施工水域和安全作业区,设置航行警戒标,配置现场警戒船,必要时向海事部门申请发布航行通告和航行警告,申请协助进行水上安全维护;配备足够的防止油膜扩散的装备和设施;制订溢油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区域相关应急预案衔接等。报告书分析,严格落实上述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效控制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对环境的影响。
公众参与情况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马蜂盯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马蜂盯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马蜂盯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打开小程序
扫码下载APP
联系客服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登录